ZKM的聲音藝術特展中,我最喜歡的一件作品,是位在一樓展場中間的一條黑色的長地毯,叫做<Soundscape聲音地景>, 地毯上共有66個方塊圖碼,每一個碼是一首聲音作品!我花了大約3個小時在聆聽它!
押護照後可以取得一台iPad和一支耳罩式耳機,拿著iPad底部的鏡頭對著圖碼,會有一條紅色的橫線在螢幕上掃,以感應讀取圖碼,當紅線變成綠線,就表示讀取成功,接著就會出現一組資料,包括上方紅色的作者、作品名稱、及年份,中間的作品說明(很不幸,是德文的)、及作品長度,下方是一條白色的圖碼,音量由中軸線向上下擴張,有一根紅色小短棒由左方至右方,隨音樂右移,讀至最右方即為曲終。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數位音樂據說是一種形而上的音樂形式,在輪廓模糊陌生的玄虛科幻中、夾雜著些許鬼魅瘋癲與病態的質地、實驗性質高、無法讓人熟悉確切地掌握。老實說,對現階段的我而言,數位音樂是陌生、又有些討厭的。那種討厭的感覺,有些類似初遇藝術哲學美學的衝擊,那些類暴力式的抽象文言文,讀來想來,總彷彿腦門缺氧似的,令人感到悶脹作嘔。但這是由具象至抽象、由現代到後現代必經的拉扯不適。
即便帶著陌生的討厭感,我仍舊必須在今晚交大聲創所的演出中保留部份關注的空間,去抽取令我激賞與欣喜的部份。畢竟陌生的事物總需在初觸之時保留觀察的空間,才能較確切的定奪、決定接受程度、或理解其觀點、甚或改變好惡觀點。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艾米爾.庫斯杜力卡 <你還記得杜莉貝爾嗎?>
Emir Kusturica < Do You Remember Dolly Bell?>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往欣賞蘭庭崑劇團<崑旦的千種風情>演出。很喜歡當中古今俏皮如一的貼旦、樸實頑童般的老生、按捺不住奔放情思的正旦,三人一組來回鬥競、推拉、阻躲的複合身段。
而眾生、旦之中,尤愛欣賞溫宇航張力飽滿的演出、與其通透的嗓音。不多餘、不造作、睜眼一瞪,即散射出崑魂,帶給看倌百賞不厭的昂然興味。其中他演出害怕與害羞的橋段,堪稱大絕!轉頭與眼神間的情感滿張,身姿與手勢的顫抖,衣袖的翻折、遮掩、探看,腳步的倒退、前進、斜倒、跪跌、歪步,把情緒與性格都誇張放大、又細膩描摹、就像把所有情緒當下匯聚的精神動作全部拆解,再一一排列組合,百變地陳列在觀者眼前,現場「好!」聲四起。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滿喜歡看中國寫實電影的,就是那種在土地上的小人物的感人故事。
而張作驥導演以寫實著稱的作品中,捕捉的是屬於台灣的貼切歸屬感,時空都太熟悉了,那種平實,實在是到了迷人的地步,很溫熱,溫度跟體溫一樣。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到國家音樂廳聽音樂會。二棟中國式宮殿建築巨大地向天空築起,內部亦相當富麗堂皇,水晶吊燈十分雅致不俗、地上的紅地氈如迎貴賓。
傅聰的音樂整體上相當敦厚,如同老茶、老練的筆法速寫、又如同以微溫的洗澡水泡著全身。出自於一位80幾歲的老者,想想到了這個年紀,何必炫技作秀!那聽似渾糊的踏板連音,當中卻是一層又一層幻化開來,像極了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不豔、不挑逗人,溫溫的,卻鋪開了近近遠遠的天地,墨中有墨、山中有山、水中有水、霧中有霧,看也看不膩,很舒服、又很豐富。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聽了一場台灣攝影前輩莊靈的講座。他70幾歲了,從國二開始,攝影了60年!作品從三捲底片好不容易只成功了一張開始,以一生紀錄家庭、記錄藝文界先行者的歷史、也記錄台灣與世界各國的報導攝影。
樸實平凡、清晰自然、穩定又有一些微小的驚喜,是他作品的特質。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小的一堂音樂課,老師播放了一卷錄影帶,還記得畫面中呈現的是過度俗豔飽滿到幾近色偏的色澤,幾個身著古裝的戲子在舞台上走來走去,時而耍槍時而甩袖,並搭配著冗長難耐、如外星古語般刺耳又不解的妖嬈唱腔,課堂中沒有字幕也沒有解釋,過了幾分鐘,我轉頭環顧了一下身旁的同學,聊天打鬧偷睡覺,似乎都已各就各位,我撐著看完,對於當下坐立難安的狀態印象深刻,但是對於戲曲內容到底演了些什麼卻沒留下太多印象…這是我最早接觸傳統戲曲的經驗。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姊姊在挪威唸書,連絡都要用Skype視訊,今天她和我分享了她的挪威文課,她一邊說一邊翻課本給我看,兩個人都好興奮,因為實在太有趣了。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