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數位音樂據說是一種形而上的音樂形式,在輪廓模糊陌生的玄虛科幻中、夾雜著些許鬼魅瘋癲與病態的質地、實驗性質高、無法讓人熟悉確切地掌握。老實說,對現階段的我而言,數位音樂是陌生、又有些討厭的。那種討厭的感覺,有些類似初遇藝術哲學美學的衝擊,那些類暴力式的抽象文言文,讀來想來,總彷彿腦門缺氧似的,令人感到悶脹作嘔。但這是由具象至抽象、由現代到後現代必經的拉扯不適。

 即便帶著陌生的討厭感,我仍舊必須在今晚交大聲創所的演出中保留部份關注的空間,去抽取令我激賞與欣喜的部份。畢竟陌生的事物總需在初觸之時保留觀察的空間,才能較確切的定奪、決定接受程度、或理解其觀點、甚或改變好惡觀點。

 我很喜歡當中各種自製的木盒樂器,每一種都會發出特別的音效,這使我想起鳥鳴器(奧地利木製傳統樂器,煙斗般的大小,極其精緻,形狀機關各異,能發出如真似幻的鳥鳴聲,可與交響樂團穿插合奏,發明者的巧思令人感到相當不可思義)。比方有一個木盒,盒蓋上有兩個座子可分別卡上不同形狀的玻璃高腳杯底盤,杯中裝入不同水位的水,座子由旋鈕控制鬆緊,轉鬆旋鈕,杯子就開始旋轉,手指沾水於杯口畫圓,盒內即可感應收錄聲音並播出,上述每個元素、動作、木盒盒蓋的開闔,都可以產生不同的音效。還有一個是木盒上裝了許多根長度有別的日光燈管,上方以手電筒及iPhone感應,就會發出很科幻的音效。使用木盒,應該是當作音箱、並便於收納線路和感應器吧。

 如果以iPad、iPhone、Apple筆電、電子樂器演奏,其音色的厚度與情感的飽和度還是很單薄,較傳統樂器的渲染力弱很多,就像是面無表情的唸經者。但是綜合處理的音效,就比較能疊塑出豐富度。演出中運用到的技術包括:現場收音即時效果回饋、物件導向程式與即時音訊處理、Max/ MSP效果器、疊合預錄聲響、光感應器、contact microphone觸發合成音色與原始聲響合成、類比合成器、Theremin空中抓樂、iPad、iPhone、Apple筆電、電子樂器、自製樂器…等,促使聲音不再以貫性姿態發生,也就是說,五線樂譜不再足以記載所有的音,在每一個音的產生之間又多了更多的對話與聯想。

 全場環繞式立體音響讓人身歷其境,聲音場子內由左而右慢竄流通、忽近忽遠搭配影像瀑(隨時間變化的聲音頻率產生顯影),林育德將一段故事線很強的演出展現的淋漓盡致,除了驚豔其聲音線的空間設計,也讚嘆演奏廳現場呈現出來的音響效果,但中間一度產生猶豫,想要閉目完全由聽覺去感受現場的故事脈絡,中間卻不斷的睜眼發現其影像瀑很有意思,不若其他作品投影刺激卻失序無意義的亂碼,其影像瀑中卻隨著音樂的故事脈絡,在雜訊間包夾相符印的影像,雜訊與影像的媒合又相當慎密。這份肯定,是否因其可辨認性與可讀性,使我在眾曲目間,有了些許的依靠與安全感呢?

 還記得<橘子紅了>充滿現代感和戲劇性的電影配樂-女聲低沉的吟唱、一陣急促的鼓聲鑼聲、鋼琴與洞簫的合鳴,中西合璧,妙趣橫生,恰到好處突出人物內心的周折與戰慄。不知道為什麼,中國樂器就是可以很鮮明地做出孤絕詭魅的氣氛、綿長的意境。今天的演出中,有一段是以中國傳統樂器-竹笛,除了突破傳統演出限制,將竹笛做新的發聲操作-卡腔、泛音、氣噪音、吹氣打指孔等,也搭配Max/ MSP效果器各種人機互動音效處理演出,擴展音樂質地的表演空間。我仍然覺得這樣的組合還有調整空間,包括將原樂器的音色音質做到更通透圓潤飽滿俐落,器械的選擇與使用時機、做出的效果還可再做更多嘗試、以致於器械可將原音襯托提亮、原音也因為器械的輔佐而蘊造更廣的變換彈性與空間尺度。

 陌生的地方需要摸索認識才會產生了解與認同;陌生的領域也需要了解與涉入才能辨認出梏中滋味、分辨高下、知其寬窄。每一個領域的高築,也都需要歷經起步與實驗,逐步堆疊精練。認識數位音樂本身必須如此,對於未知之域也是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