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在上藝術學院開的劇場課,我選江佶洋老師的燈光設計組,在上課之後,除了多了一些燈具與燈光設計的大略了解,也深深的著迷於光影(雖然課堂數不多,但是江老師已經很用心的教了我們許多東西,從燈光感性的本質引介入門、介紹幾種主要的燈具、再帶大家到舞台上實際摸燈)。為了更多觀察與體會劇場裡的光與影、從中佐證課程的內容、也從另一種角度去感受表演藝術,所以最近跑去看了一些演出。

 

    11/29到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看江老師為一齣排灣族現代舞<勇士>所設計的燈光、12/5到高雄文化中心看林克華為吳興國與魏海敏在當代傳奇劇場演出的京劇<梨園傳奇>12/12再到高雄文化中心看雲門舞集的<屋漏痕>

 

    雖然自己的涉略還很粗淺,但仍很希望拙談心得。看完前面兩齣,可以明顯的看出兩者在燈光運用上的差異:或許是劇目質地使然、也或是因為其他角色(配樂、道具、佈景、對白等)所參與的比重,影響了燈光在劇中所參與的戲份。

                 

    <勇士>現代舞劇演出的燈光設計是很外放、鮮明、詩意、層次感很豐富的;相較之下,京劇<梨園傳奇>的燈光,則透露著一股沉著內斂:光收的很乾淨、變化不多、卻精準的到位。<梨園傳奇>的燈光僅在一些分野做出燈光變化(不過京劇在場景的變換上本來就不多)比方說室內室外、黃昏、夜晚等,另外在一些劇情高張力的時間點上聚光(項羽於江邊自刎時,全場放暗唯獨人物聚光,突顯其難以逼視的死期)或是做出特殊的燈光效果(比如重要人物要出場前在屏風後以剪影預示即將入場之風起雲湧、在人下方打出光團以象徵觀月、以斜照的昏光象徵斜陽下的感慨、光中噴煙則更顯蕭瑟、室外清冷的夜光對應室內之燈火通明等),以作為烘托或是拔尖張力點,接著再快速的收光放暗,這少數而短暫的光影區間,就足顯精粹而令人印象深刻。其變化不多,以及光線收得俐落,也可能是因為使用了屏風、廊柱、帳簾、桌椅等佈景道具、以及對白、身段、手勢、眼神等明晰的傳遞,都使得燈光在演出中僅需點到為止,不佔有太大的比重。

 

而<勇士>由於幾乎全無對白與道具,僅留舞者、燈光、與配樂於舞台上鋪排,視覺上可以輔助舞者的就只有燈光了,光影的戲份可想而知有多麼吃重。其不僅要交代劇目的進程(如開場與收場,均使用紅光,至於為何要使用紅色,我並不太清楚)、緊密與自然音效和歌聲呼應的場景氛圍(山林、石堆、花道、排灣族儀式性圓形區域等)、演員情緒時而細膩時而大塊的起伏跌宕(酋長在幽微神祕的光暈之下更顯崇高、緩步倒退的舞者在拉長的光影勾勒之下更顯不捨、將羽毛舉至翼幕透出的光中則顯出慎重與崇敬、以及一些激情的、悲慟的、單薄的、氣勢渾厚的片段)、光線亦表徵了性別差異(男性的陽剛與力道、女性的柔美與沉穩)、階級的差異(柔和的光線襯托了長者的沉穩、大亮的光線則和活力四射的年輕勇士一樣血氣方剛)、時間點的差異(帶有冷冽霧氣的清晨、黑的很沉並點綴以白亮月光的夜間)…這所有的光束、光色、誠然開展在全無遮欄的舞台上,性格鮮明,也就不無道理了。

 

燈光,是一門很美,卻又必須克服技術的學問。現階段的我們,雖然有學到一些基本知識,但要實際完成一場演出,仍極具挑戰性,目前在準備一場1/2在衛武營的演出,期盼各組的溝通漸上軌道,從籌劃到製作,都令我感到戰戰兢兢,很期待這段過程,但是又有點難以想像這件事的存在,錯縱複雜,只能說,大家加油了,好好跟江老師學。最後我想說,感謝主讓我有機會體認到祂所創造的光影之美,並且可以親自參與製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