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去高雄大遠百看了兩部高雄電影節的片子 , 我是到十月初才買票 ,被同學發現還驚訝的問我  你怎麼這時候才買?因為在美術系 高雄電影節是一年一度的盛事 ,很多人都是票開賣的第一天就去7-11排隊買 ,也就是說我差不多是比他們晚了半個月才去買票 ,但是去買的時後發現 ,因為我個人偏好很特別的冷門片 ,所以還可以選到不錯的位子 ,正合我意+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真是太好了: )當時買票也是錯中發生意外驚喜 ,因為第一次去7-11用ibon購票機購票 ,所以不是很順手 ,在手忙腳亂中訂了兩片 竟然在同一天 , 時間還一前一後重疊約10分鐘 ,但後來發現這樣其實就只要跑一趟就可以看兩部 ,事實也證明跑場順利圓滿 真是太好了 x2 ,很喜歡一個人到處跑的我 ,同樣選擇了自己去看  這樣比較有fu呀~

 

第一部是<夢之牆>

一個花了40年創作拼貼作品的藝術家伊薩, 其兒子幫他拍的紀錄片, 這部的感情很直接, 很真實, 又很戲劇性, 有一股很強烈到爆裂開來的力量, 在伊薩日以繼夜的的創作中, He is making another world , 片子前半部在講他的作品 他的介紹及創作的源頭 , 後半部在說他的生命有了一個很大的轉折 在當中他迷失與崩潰 最後在家人中重新找到熱情並再次開始創作 

 伊薩從小就是一個孤僻的孩子(很多很特別的藝術家都有孤癖性格), 常會和魚 鳥 一起恍神過去 去到自己幻想的世界中 , 幼年時他遇到一個名叫傑克人, 教他捕魚 也亂摸他 , 因而在他的生命中帶進了感官的感覺敏銳力 以及邪惡的根源 , 以至於後來他總是喜歡用手 用嘴唇 用身體 不斷的去摸東西 摸他的每一小片拼貼的物件 , 在物件的觸感之中游走感受其光滑粗糙 , 也喜歡到處與人親吻 , 當然這件事也讓他的妻子很不好受, 當然最多的是其妻子 , 紀錄片中兩人只要在畫面中一起出現就會親一次 , 這是屬於他的感覺論 , (而所謂邪惡的影響, 出現在本片的後半部 ,等一下會提到 ) ,在伊薩二十幾歲的時候 , 他就是一個很反社會的人 , 留長髮 大鬍子 特異獨行 孤僻 與群眾走反調 因此他走在街上到處都會被人噓 , 到後來他發瘋想自殺而住院靠手鐐 ,有一天他又在再次想衝動作傻事而被人抓起來摔在地上 , 他醒了 , 也開始知道他要做什麼 , 那就是破碎東西來宣洩自己 , 而"拼貼" 正符合了這個強烈的破碎慾 , 至於他的妻子也是學藝術的 因此很自然的嚮往和藝術家結婚 , 兩人在生命中充實了彼此 , 找到了交會點 , (並在伊薩出院後便和他生了第一個兒子, 這個新生命給伊薩帶來了喜悅與生命的動力 ) , 面對如此怪異的藝術家性格配偶 , 他妻子一路上支持陪伴的力量 , 成了相當大的後盾 , (比如他有一些放逐自己 極度投入在創作中的時期 , 他的妻子都放他去 , 給他需要的空間與自由 ) 伊薩一生中畫他妻子的畫像約1000多幅 , 他也畫了很多筆觸色調風格不同而強烈的自畫像 , 孩子的畫像 , 以及許多的插畫手稿 照片 影片等 全部都成為他創作的素材 ,一切是如此炙熱的融熔在他的每一天當中 持續一生 ,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藝術家吧) ,  

伊薩買了一間又一間的廢棄屋來做拼貼屋 ,  (至今共創作了七間房子 , 七條街 , 有觀光客興奮的與他和他的作品合照 , 並好奇的問他  這作品做了多久  花了多少錢 , 因為在畫面上它真的看起來相當壯觀 , 現場一定更加令人震懾, 他說他已創作了40年 , 每年在費城市花費5萬元 , 其實所有的藝術家都如此 , 只是我被看見 , 而我這樣把生命暴露給你 , 除了我需要這樣做 , 你希望我這樣做 , 也為了理解與被理解而做)在牆上及所有的壁面上貼滿拼貼的素材 (打碎的磁磚 鏡子 瓷盤碎片 陶片 玻璃 或者是廢棄物 腳踏車輪框 許許多多東西的碎片), 再糊上有顏色的塗料(批土之類的)到碎片間的縫裡 , 並刮平待乾, 作品中的圖案有的是他生命中重要人的名字或圖像 , 有的則是純粹狂暴繽紛的圖像 , 整面整面的大牆 , 因為有很多的鏡子及亮面的東西 , 所以看起來亮晶晶的 , 他形容說很像眼睛在吃糖 , 他在尋找每件東西裡面的震撼 , 用熱情活在生命中 並且追求極限, 他 他的作品 他的家人 他的故事 整個是很濃的一團結合體,  

大約六七十歲時 , 有一天伊薩看到書上有一句話說:人到了40歲 , 創造力會慢慢下降 , 他便開始想自己是不是也慢慢越來越沒有熱情 , 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轉折點 (如果他認識上帝 他就不會被這個謊言綑綁 他會在上帝的眼光中看見自己的價值與每一天嶄新的熱情與挑戰 , 不過說實在的 對一個藝術家而言 創作的熱情是如此如此的重要 他終其一生創作了那麼多年 那麼大量的作品 在不簡單中 真的有可能會面臨枯竭沒力) , 為了讓自己提升熱情 , 他去找尋熱情的人來感染他 , 而那個人就是他的助理 (有時他的創作會讓助理或學生來幫忙) , 他們兩人發生了婚外情 , 正當此時 , 伊薩的兒子因為婚姻的問題開始吸毒 , 沉淪不振 痛陷其中 ,此時面臨先生與兒子出狀況兩大打擊的妻子 , 真是幾近崩潰 , 當先生向他坦言對她不再有感覺且和助理戀愛時 , 影片中 , 伊薩開著車 , 妻子坐在副駕駛座放聲大吼 , 我很生氣 我想吐 我身邊的人都是騙子 ... 那一幕真情流露 , 直白的宣瀉著 , 他搬離開家 ,想去和助理同住 , 雖然助理很高興 , 他卻呆不到幾分鐘就開始煩躁 ,  憤怒 , 並且離開 , 獨自到他的工作室 ,他的城堡 , 他的隱蔽處 , 此時的他 , 思緒煩亂 , 回想43年夫妻在各方面的連結 , 竟然這樣簡單的就摧毀迨淨 , 他開始不能吃 不能睡 不能工作 身體沒有力量 情感都在死去 ,  後來伊薩到朋友在鄉下的家去住 , 在大自然中重新沉澱 充電 , 直到他想清楚了 , 才重新回到工作室 , 把所有助理的東西丟掉  , 做為一個時代的結束 , 回家 , 在他離開的這段日子 , 妻子相當的沮喪 , 覺得在他離開後 , 空掉了 , 但她寫卡片給自己 , 告訴自己還有很多的朋友在身邊 ...家中的每個人都很不好受 , 從戒毒中心回來的兒子 ,成為爸媽中間的橋樑 , 安慰陪伴媽媽 , 也和爸爸分享他也是過來人 能理解夫妻間撕扯之痛 , 父子兩都笑了 , 大家都不想再來一次 , 再次回家 , 他們都好愛彼此 , 雖然剛走過裂痕都有些不自在 ,但終究是過去了 , (看到那一段時我有哭  因為一種詭譎的錯謬 撕扯 破裂 怒吼 到重新活過來 是一段情緒很濃烈的歷程與體認 家人還是家人 各自有迷離之時 但當再度凝聚之時 那份愛意真是不說話也會滿足的微微笑) , 妻子沒有鼓勵伊薩創作 , 而是鼓勵他種番茄 , 種會生長的東西 , (一個小小的方法 , 去體認重新 開始 生長 ...) , 過了一段時間 , 他又再次開始創作 , 甚至又買了一間廢棄倉庫 , 一切就像數年以前 , 一個嶄新熱情的開始  

在這部片中我看見了一個藝術家生命的行程與發展 , 那份炙熱的執著與敏銳的感受力 (回應洪上翔老師說的 , 一個藝術人 , 就應該有很敏銳的感受力 ,回歸本質 ,細緻的品嘗著最細微的差異與原味) , 家人的支持與能量補給是如此的重要 , 另外就是錯誤的性與感官接觸 , 足以毀掉 "一切 " ,真的再真切不過 ,上帝的律法 ,要人只能在婚姻裡享受性 , 真的真的是極大的鐵律與恩典 , 藉由藝術家狂烈的情感 , 放大了這件事的問題與重要性 ,內外在 ,生活中在堅固的團聚力 ,經營累積的再久 , 只要錯一次 , 就足以劈開破口 , 分崩離析 ,當然 , 最後的復合與回家 , 是我們所樂見的溫暖結局  

 

isaiah_julia.jp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k717z1XBqU 剪輯

http://www.inadreammovie.com/ 購買dvd

2008費城影展最佳處女作
2008烏茲塔克影展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
2008德州SXSW電影節觀眾票選獎 

傑洛米賽加Jeremiah Zagar (伊薩的小兒子)

網路上的影評 : 美國費城南部的波西米亞地區,有一幅五萬平方英呎的巨大馬賽克拼貼壁畫,這幅驚人的傑作為藝術家伊薩亞賽加(Isaiah Zagar)耗時四十年完成,將其畢生的瘋狂、黑暗、情感、想像都融入其中,而他的妻子茱莉亞便是支持他完成一切的最大力量,電影中除了呈現其充滿煎熬的創作歷程,也記錄兩人濃烈而狂暴的愛情,由伊薩亞賽加之子出任本片導演,更讓電影能近距離捕捉到許多難得的私密動人時刻。此外,囊括了Explosions in the Sky、Efterklang等名團作品的配樂,亦為這部動人的電影增添夢囈般的詩意與迷離。

 

 

 

 

 

第二部是<藍色果凍海>

有雜訊的畫面

易於東方或西方  不熟悉的以色列街頭

以海串聯  帶有謎樣的詩意

  

菲傭想寄給兒子玩具船做生日禮物

新婚妻子對蜜月郵輪的默默期待

用瓶中船做的詩

不負責任的警察將失蹤人口名單折成紙船飄呀飄

  

遺失在海上

不會說話  帶著泳圈的小女孩來自海上

房內積水

下雨天

  

照片中襯衫會飄動的賣冰大叔

只要有照片 就有機會找得到 (失蹤的人與記憶)

愛拍照的同事 (記錄了童年 小女孩 賣冰大叔 etc)

 

爸媽的承諾 (冰與玩具船)

 

消失的童年記憶   謎樣女孩    沒有情節發展的兒時錄影帶

 

大家都在跑  驚喜

澄澈的雙眼

微笑

慢調子的音樂

 

他被海水包圍卻口乾舌燥

 

瓶中船不會沉

不會積灰塵

外面的風吹不到它

它沒有帆

不會有小小的人坐著它

不知道要到哪裡

 

斜角構圖

吐泡泡的小女孩與伸手飄遠的服務生

以賣冰的大叔作結

 

無盡的迴旋  連結  無解

 

誰說全部串在一起只有<娘家>會

在這部片中

同樣是"串聯"

卻令我深深著迷

好愛這種片

難以形容

在心中低迴許久

片子結束  大廳開燈

久久無法起身

坐著沉思回響了片刻

彷彿聞不到的香氣

餘音繞樑

 

 

 

 

 

席拉葛芬Shira Geffen & 艾特軋凱磊Etgar Keret

2007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國際影評人週最佳編劇
2007布拉提斯拉瓦影展人道主義獎、評審團特別獎
2007以色列金像獎最佳影片等十項提名

網路影評: 

此片充滿了象徵性元素的幻想趣味。和詩意文案。我喜歡那些一顆顆拼湊起來有味道意義的字。

剛看完對於結局有點不知所云。好像藏了些甚麼卻又不是那麼明白。但心情確是愉快的。

三段故事同時進行。莫名的劇情沒有邏輯卻感情豐沛。影像畫面充滿象徵元素。色彩溫度帶點幻想。
時而出現加註詩意的旁白文案。在鏡頭裡說著三段故事。
 
剛分手的大女孩在海邊撿到不肯脫掉泳圈的小女孩。似乎跟自己的童年回憶連繫了微妙關係。
剛結婚的新娘子摔斷腿無法出國蜜月盡是不如意。寫了瓶中船的詩卻成為另一個女人的遺書。
離開兒女到異地的外籍看護。遇上無法溝通的壞脾氣老太太。各自心繫兒女因而有了同理心。
 
我無法確切描述劇情始末。分段點的說故事。好像藏了些甚麼卻又不是那麼明白。
三段故事各自進行到最後才有交集。原來發生在同一個時間水平。每個人追逐著自己必須面對的課題。
戲中話說到一半。戲也演到一半。表達的想法和情愫也點到一半。
 
剩下了些空白。留下了些幻想。給看戲的人。挺有味道。
其他人的紀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din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